生物资源开发与农牧业及特色加工发展
发布时间:2002-09-29 | 【 大 中 小 】
发布时间:2002-09-29 | 【 大 中 小 】 | 【打印】 【关闭】
青藏铁路的开通,为青海、西藏特别是沿线地区的农牧业和特色加工业的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必须充分利用青藏两省区独特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挥大通道带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优势;合理利用生物资源,促进农牧业走向大市场,推进产业化进程;创造条件,发展以生物资源及农牧产品等为原料的特色加工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1.生物资源条件
青藏铁路穿越青海和西藏中心地区,青藏高原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生物资源门类齐全,蕴藏量大,可供利用的数量多,经济价值大。
两省区耕地面积95万公顷,人均0.124公顷(全国人均0.102公顷);可利用草场面积9812万公顷,发展农业、畜牧业物质基础雄厚。其中青海省耕地面积59万公顷,人均0.12公顷,可利用草场面积3333万公顷(5亿亩),西藏耕地面积36.05万公顷(540万亩),人均0.141公顷,林地面积1265万公顷,,草场面积6478.64万公顷, (孙尚志)其中可利用草地475.56万公顷。
两省区草原辽阔,为我国五大牧区中的两个,由于草场的冷暖季储草量不同,质量不同,载畜量有明显差异。青海天然草场辽阔,具有面积大,类型多,草质好的特点,适宜放牧各种牲畜??青海的畜牧业是草地畜牧业,建设和保护天然草地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主要畜种有藏系绵羊,牦牛,河曲马,浩门马,玉树马,黄牛,骆驼等。其中饲养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是藏系绵羊和牦牛,牦牛存栏数为全国第一位。牦牛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是国内外市场上的俏货。
1.1植物资源
青藏地区自然条件空间分异强烈,生态环境复杂多变,在辽阔的土地上,分布着类型多样、品种繁杂的植物群落,具有由森林向荒漠过渡的多种植被,即使在自然条件严酷的沙漠、盐泽的和高寒山地,也有植物生长。野生植物资源不仅丰富,而且藏量大,用途广。
青海的野生植物约有2000多种,其中经济类植物1000余种;药用植物680余种。西藏目前已知的野生植物有6897种,高等植物有6400多种,几乎包含了北半球从热带到寒带的各种植物物种科属和生态类型,同时还保留了一部分古老的孑遗植物种群,是最丰富、最独特的野生植物宝库。西藏是中国植物最富集的省区之一,也是中国森林资源和药用植物资源的一大宝库。在全区林地面积中,有林地810万公顷(12157.7万亩),木材积蓄量达17.03亿立方米。
1.2动物资源
青海、西藏境内高山蜿蜒,广袤无垠的草原,大小湖泊星罗棋布,山水之间林深草茂。不见曦月的森林,良好的生态环境,为高原野生动物的生长、栖息和繁衍提供了独特的自然条件,是无数珍禽异兽的天然乐园。
青海野生动物种类多、数量大,它们之间组成了一个相辅相成、共存共荣的生态系统。 据不完全统计,青海省陆栖脊椎动物就达270多种,其中经济动物250多种, 经济兽类有110种,各种鸟类294种。珍贵的稀有动物有:雪豹、牦牛、骆驼、黑颈鹤;其中鸟、兽种类分别占全国的1/4和1/3,分布地区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5%,水产资源十分丰富。主要鱼类为鲤科裂腹鱼亚科的冷水性鱼。主要鱼种有:青海裸鲤、花斑裸鲤、光唇重唇鱼、哲罗鱼、条鳅等共40余种。
西藏已发现野生哺乳动物142种,鸟类488种98亚种,其中有22种西藏(青藏)高原特有种。爬行类56种,两栖类45种;鱼类68种,野生脊椎动物。西藏野生脊椎动物共计799种,构成了西藏的动物资源优势。食用菌类30多种,产量高,为全国名产地之一。
综上所述,青藏两省区生物资源的特点一是面积大,生态环境复杂;二是空间分异强烈,门类齐全;三是可利用资源种类多,经济价值大。从工商业开发利用看,两省区开发利用价值大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如下:著名中藏药有50多种,野生油料植物有70余种,纤维植物10多种,淀粉类植物50余种,香料密源植物40余种,化工原料资源10多种,观赏类植物20多种,食用菌类30多种,产量高,为全国名产地之一。
2.农牧业生产现状
青海和西藏两省区人口766万人,国民生产总值344亿元,其中沿线地市人口222万,国民生产总值156亿元。人均GDP两省区为4490元,沿线地区为7027元,全国为6506元;两省区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是21.7:35.5:42.8, 全国为17.7:49.3:33.0,从而可以看出第一产业比重较高,产业结构水平低,尚处于工业化的初期,农牧业地位突出。
从农牧业内部结构看,两省区1999年农业总产值104.8亿元,其中农业占54%,牧业占48%,林业和渔业比重很小,分别占2.3%和0.1%。沿线地区农业总产值23.8亿元,农、牧业的比重均是49.2%林业和渔业分别是1.5%和0.1%。(全国的农业结构是:57.5:3.6:28.5:10.4)从青海省农牧业产业结构的变化看,正在向合理化方向演进。农业总产值中(可比价)农、林、牧、渔的比重由l978年的48.53比0.91比48.78比0.21变为1997年的52.1比2.58比45.20比0.2,种植业和林业发展较快,牧业稳步增长,蔬菜、水果和养鱼业等薄弱产业明显得到加强。(表2)
青海、西藏主要农作物有小麦、青稞和油菜籽,1999年两省区粮食产量196万吨,其中青稞67.4万吨;油菜籽产量32万吨。沿线地区粮食产量39万吨,其中青稞9.6万吨;油菜籽产量6.9万吨。两省区人均占有粮食256公斤(全国人均占有粮食401公斤)(表3)
表2 青海、西藏农牧业总产值及结构(1999年) 单位: 亿元,%
地区 农业总产值 其中:农业 林业 牧业 渔业 农业产值结构 其中:农业 林业 牧业 渔业
两省区 104.8 54.0 2.3 48.3 0.12 100 51.5 2.2 46.1 0.2
沿线 23.8 11.7 0.34 11.7 0.04 100 49.2 1.5 49.2 0.1
#青海 59.0 29.3 1.4 28.2 0.1 100 50.2 3.5 46.2 0.1
西宁 6.6 3.7 0.2 2.7 0.03 100
海西 4.4 1.9 0.04 2.5 0.01 100
#西藏 45.8 24.7 0.9 20.1 0.02 100 53.9 2.0 43.9 0.1
那曲 5.6 1.6 4.0 100
拉萨 7.2 4.5 0.1 2.5 100
表3 青海、西藏主要农畜产品产量(1999年)单位:万吨/万头(只)
地区 粮食 #青稞 油菜籽 牲畜 大牲畜 羊
两省区 195.82 67.42 31.96 1019.31 156.84 862.47
沿线地区 38.94 9.59 6.85 268.79 36.70 232.09
青海 103.61 15.36 27.85 502.66 79.35 423.31
#西宁 12.29 3.46 19.95 5.07 14.88
#海西 7.93 2.37 66.79 4.68 62.11
西藏 92.21 52.06 4.11 516.65 77.49 439.16
#那曲 0.87 0.83 0.008 141.64 15.76 125.88
#拉萨 17.85 8.76 1.01 40.41 11.19 29.22
注:牲畜为当年出栏数。
农业在青藏高原的经济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高原自古以来就是农牧业并举的地区。虽然种植业和畜牧业一直是高原的传统产业,但在总体发展水平上并不高,主要与高原种植业和畜牧业的生产受到传统习惯和传统意识的影响和作用较大。如高原的畜牧业至今仍以放牧畜牧生产方式为主,生产者的财富观念大多停留在以牲畜的数量多少来衡量,导致生产结构失衡,草场超载,进而影响到高原的生态平衡与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高原种植业具有多样性,水稻、小麦、玉米、青稞等各种粮食作物,均能获得适宜的栽培地。但青稞仍是高原的主要粮食品种,在高原的粮食作物产量中占粮食总产量的50%以上[7]。
由于高原耕地资源有限,且生产水平较低,导致粮食生产总量不能满足区域内部需求,每年均有一定缺口;同时,因粮食生产结构问题,带来了高原粮食生产和消费结构的不对称。如西藏自治区城镇所需消费的粮食品种和数量,在西藏自治区及整个高原也无法得到满足,需要大量从内地调入。此外,因高原地域广阔,农牧区之间交通和信息往来不畅,致使粮食的交易渠道也不十分畅通,部分农区的青稞大量在农户家中积压。
建国以来,两省区进行了大规模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从1949年至l997年间,青海地方财政用于支援农业的支出累计达42亿多元;基本建设用于农业的支出累计达l1亿多元;银行信用社累计发放农业贷款近30亿元;农村集体、个人投入的资金、物力和劳动业不断增加,使青海农业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到1997年底,全省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538.7平方千米,治理小流域227条,兴修水平梯田238万亩,人工造林保存面积173万亩,累计种草面积1057.27万亩,完成治沙面积174万多亩,封山育林成林面积近400万亩,这些都为改善农业生态系统奠定了良好基础。 为了能够使草场充分,合理的利用,提高载畜能力,青海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建设,保护草场。如:围栏草场;人工草场;灭鼠灭虫并对草原利用制度进行了改革。建立草场承包责任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牧民管护,建设草场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普遍兴起种草养畜热.畜疫防治,改良牲畜品种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
中央对西藏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宽松的环境,制定了更优惠的政策,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增加对农牧业的投入,西藏农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到1997年,全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235.1万亩,旱涝保收面积达114.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4.3%,草场灌溉面积达246.8万亩。水利建设在规模质量上都有很大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农牧业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到1999年,全区种植业连续夺得12个丰收年,粮食总产量92万吨,油菜籽产量4.1万吨。1998年粮食单产达到278.16公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58元, 全区各类牲畜存栏数达2252万头(只匹),肉类总产量达12.7万吨,奶类总产量19万吨。建成一批牧业防抗灾基地、畜产品基地、良种繁育基地,人工草场等,畜牧业综合经济实力得到显著提高。
青藏两省区农牧业生产存在三大特点:一是结构低级,产品单一;二是资源潜力大,但未得到充分利用,如水、土、光、热,物种等资源;三是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估计80%的农牧业产品并未成为商品,没有进入市场。
3.特色农牧业和农牧产品加工业新的发展机遇
3.1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青藏铁路的建设、开通和运营为青藏两省区,特别是铁路沿线地区的特色农牧产品加工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为人流、物流、信息流提供通道;
----为农牧业走向大市场,加快发展提供条件;
----为特色加工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市场;
----为产业结构、管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为广大农牧民走出高原,接受先进思想、文化,改变一些束缚生产力的传统观念,创造了条件。
3.2 面向大市场,为建立大农业生产体系带来机遇
两省区需要充分利用铁路建设、通车到大市场的机遇,利用农业资源的分异与立体组合特性,发挥光热与生物资源优势,形成不同地域的大农业生产产业体系。如城郊农业、河谷农业、牧区农业和农牧交错区农业。
青藏高原耕地资源有限,单一粮食种植业的生产潜力不大,在高原内部继续追求种植业概念的“粮食”自给目标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因此,大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必须从市场需求出发,根据各地域条件,实现种植业和畜牧业的紧密结合,建立可持续的食物生产-消费结构。
食物生产-消费结构就是要改变现有单一“粮食”的概念,建立“食物源”与“食物链”的概念,发挥高原的光热和广袤草原,以及立体组合资源优势,在稳定现有耕地面积基础上,培育和开发饲料粮,调整种植业结构,减少农区青稞种植,转向饲料粮和高原经济作物的发展,推动舍饲畜牧业增长。改变农牧业比例过高而林业、渔业微乎其微的结构,鼓励和扶持多种经营。
进行制度创新,帮助农牧民转变传统的“财富”观念与畜牧业生产方式,建设商品化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全面提高牲畜出栏率和畜产品商品率,扩大畜牧生产的产业化规模,也是今后青藏高原畜牧业和大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3.3为特色农牧产品加工业发展创造了运输条件和市场空间。
目前,在青藏两省区特色农牧产品加工业在工业体系中已有一定地位 。以西藏为例,在党中央的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国家投入巨额资金建立了一批中、小型国有、集体工业企业,使西藏的工业逐步发展起来。除了采矿、冶金、化工、建材、机械、森工等重工业外,轻工、纺织、制革、印刷、食品、粮油加工、制药等轻业在工业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截至1998年底,全区工业总产值为14.4亿元,工业企业资金利税率18.2%,全员劳动生产率9400元/人。以拉萨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西藏珠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西藏现代化企业在国内知名度上升,产品品牌效应显著提高。 西藏的工业起步晚,规模小,带有明显的初级性特点。一是丰富的工业资源因交通和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未能有效地利用;二是加工层次低,粗加工、手工加工比重偏高。三 是工业点分散,资源的综合利用不够。随着改革的不断的深入,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畜牧业正在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由头数畜牧业向效益畜牧业转变,牧区各级领导及群众开始注意横向经济联合和多种经营。一些牧区从省外引进技术,进行皮革,肉类的精加工,都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目前青藏公路年运输能力只有40---50万吨,而青藏铁路的运输能力在500万吨以上,而且铁路比公路更加经济、安全、方便、快捷,为两省区内外人员、物资交流提供方便。如青海 出口商品品种主要有绵羊毛、羊绒、羊肠衣、皮张等畜产品和虫草、贝母等药材。除外还有农产品、林产品、工业产品及矿产等;进口商品则包括化工、石油、轻工、纺织、建材、通信器材等。铁路的开通使青藏高原的物流畅通,将沿线市场、两省区市场和全国市场连成一体,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农牧产品加工业,为藏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打入国内外市场提供机会。
4. 发展具有区域和民族特色的加工业
青海、西藏均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农畜产品加工和民族手工业的发展具有一定条件,青藏铁路开通之后,依托特色农牧资源,大力发展牦牛、优质青稞等农畜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充分发挥民族手工技能优势,大力发展地毯等民族手工业,扩大规模,拓展市场,提高竞争力。使两省区特别是沿线地区的特色加工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
4.1发展畜产品加工工业
青海、 西藏均是中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两省区年产牛羊等牲畜1019.3万其头(只),肉类产量34.8万吨,牛羊皮 1000多万张,奶类40.5万吨。这是发展畜产品加工业的有利条件和宝贵的出口创汇优势。畜牧业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毛纺,制革,食品,乳品,皮毛,油脂工业及部分医药工业和化学工业,都依靠畜产品作为原料.经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生产的毛线,长毛绒,毛毯,皮大衣,皮鞋,奶粉,黄油,牛肉干等畅销全国,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利用下脚料甚至废弃物加工出蛋白胶,明胶以及生化药品,生化制剂达100多种产品.怎么样为国家出口创汇提供了可靠的资源
4.2发展食品工业
小麦、青稞、油菜籽、牛羊肉、牛羊奶等农牧产品,为食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两省区近200万吨粮食,30多万吨油料,35万吨肉类,40万吨奶类可供加工利用。主要是发展粮食加工、油料加工、糕点、糖果、鲜奶加工、奶制品(酸奶、奶酪、奶粉及酥油)屠宰及肉类加工、青稞酒及啤酒酿造
4.3发展高原特色生物产业和绿色饮料工业
青藏高原特色生物产业和绿色饮料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要充分发挥青藏生物多样性的优势,大力发展高原食用菌、红景天、人参果以及经济林果等高原特色资源加工业;充分利用西藏饮用水资源蕴藏量大、含微量元素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矿泉水、啤酒、植物保健饮料等具有高原特色的系列绿色饮料产业,力争在创出品牌、形成规模和提高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实现大的突破。
4.4发展民族手工业
青海和西藏的民族手工业具有悠久历史和传统的工艺,随着铁路开通和旅游业的发展,为手工艺产品开拓了广阔的市场。藏民族特色的手工业产品有藏毯、氆氇、唐戈及宗教用品。目前两省区旅游业发展很快,如西藏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1991年以前,来藏的国内旅游者年均在2万~5万人之间徘徊,1991年达到11万余人次,1997年上升到28万余人次,平均每年增长25%。到1998年,旅游业收入已达26491万元,创汇3302万美元。旅游业已成为西藏主要创汇行业之一和支柱产业之一。铁路通车后,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再增加10倍,是完全可能的。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也将销往全国,走向世界。
4.5发展藏医药工业
藏医药业是西藏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西藏去年产值已逾3亿元,成为全区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把传统优势与现代科技、生产工艺结合起来,吸收先进的管理、营销经验,做大做强藏医药业;推进藏药企业的集团化发展,提高藏药研制、开发、生产的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注重藏药材资源的合理保护和科学利用,加强藏药材生产基地建设,确保藏药材的永续利用;力争“十五”期间建立全国最大的藏药材基地,形成全国藏医药研究开发生产中心
5.把握机遇、加快发展的建议
5.1利用大通道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
由于交通闭塞,物流不畅,市场分割,青海和西藏两省区长期以自给半自给农牧业经济为主体,生产规模小,技术落后,经济效益低下,农牧民生活贫困,经常受饥寒困扰。青藏铁路修通后,经济的发展规模最终取决于对区外市场的开拓能力及竞争能力,这就要求培养特色经济与优势产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八五”以来,青海政府和群众从青海省情特点出发,已在培养特色⒓梅矫孀隽舜罅康墓ぷ鳌=窈笄嗖亓绞∏徊脚嘌头龀痔厣茫涌炫┠烈挡祷獭R皇墙⒘朔醇窘谑卟嘶亍@们嗖叵那锛窘谄蛄顾奶氐悖杭臼卟耍迪诘赜胙睾#〉昧私细叩木眯б妗6抢们嗖馗咴鞘澜缟隙谰咛厣纳镒试纯猓彩敲⒂拧⑾ ⑻嘏┎纷试疵芗扔攀疲⒄瓜喙靥厣贰木眯б妫锨康氖谐【赫芰Υ徘嗪>萌娣⒄褂虢峁股丁#–opyright© 2000 青海省人民政府 “中国·青海”网站 版权所有)
西藏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就农畜产品加工和民族手工业的发展来看,依托特色农牧资源,大力发展牦牛、优质青稞等农畜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如牛绒系列制品,藏药等;充分发挥民族手工技能优势,大力发展地毯等民族手工业,扩大规模,拓展市场,提高竞争力。
5.3利用大通道引进技术、人才和资金提高产业水平
青藏两省区过去由于交通闭塞,因此产业技术落后,人才匮乏,资金短缺。随着铁路开通,出入青藏的人员将大量增加,来往更加频繁。了解青藏,认识青藏,建设青藏人员更多,规模更大。根据青藏工农业发展需要的技术、人才和资金将会源源不断而来,内地对青藏的对口支援也更加容易实现。
5.4在利用大通道的同时,加强对沿线地区和青藏高原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青藏两省区耕地数量少,质量低,必须重视保护。以青海为例,现有耕地59万公顷,人均0.12公顷,较10年前的0.134公顷减少了0.014公顷,而且现有耕地的70%是山坡旱地,复种指数很低;90%以上耕地处于荒漠戈壁,土地贫瘠,沙化严重。现在青海省每年人口增长6万,耕地减少666.7公顷,使人地矛盾愈来愈突出。铁路开通之后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青海、西藏地处世界屋脊,长江、黄河均发源于此。境内草原辽阔,湖泊众多,仅西藏就有1500多个,面积2.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3。两省区重要湖泊有青海湖、鄂陵湖、羊卓雍湖、纳木错湖等。此外还有戈壁和沙漠。这里生态环境既重要又脆弱,在利用大通道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特别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青海、西藏两省区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有“百鸟的王国”的青海湖鸟岛,“高原的西双版纳”孟达自然保护区,目前,西藏的野生动物有2300多种,其中属于国家级、自治区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达141种。西藏生态环境很脆弱,植被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恢复。例如,青海湖盛产的裸鲤(俗称青海湟鱼),是青海大型经济鱼类,它适合高原半咸水湖的特殊环境,是冷水型的咸淡鱼类,其肉质鲜美。鱼类的70%以上均可食用。其食型杂,但生长缓慢,繁殖能力低,一条500克的鱼需要生长10年,因而被国家列为国家保护的重要水资源和水生物保护地。
主要参考文献
(1) 孙鸿烈主编,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
(2) 孙尚志主编,西藏自治区经济地理,新华出版社,1994年
(3) copyright@2000青海省人民政府“中国.青海”网站,
(4) 赵建安,青藏高原产业发展前景探讨
(转自中国自然资源网 作者:郎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