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问题论坛——2025年第13回(总第471回)

题目:地表干湿变化与陆-气反馈作用

报告人:连旭

报告时间:20256515:30-17:30

报告地点:A901

摘要:

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植被变绿和大气需水量增加等因素驱动全球陆表蒸散发增加,导致出现显著的干旱化(土壤水下降)的趋势。陆表变干的趋势会触发一系列错综复杂的陆气反馈机制:一方面,陆表变干会通过陆气耦合过程加速地表的旱化和暖化,还有可能改变局地天气系统,使日尺度天气特征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地表蒸散发水汽并未凭空消失,而是会被环流裹挟传输至数百乃至数千公里外的下风向地区并凝结成雨,水汽源汇变化和蒸散-降水的权衡会重塑地表的干湿变化。但以上诸多机制仍处在初步探索阶段。本报告揭示两个重要发现:(1)在土壤水下降幅度最大的热点湿润区(如欧洲、南美和中非),近年来土壤水频繁地低于划分干旱区和湿润区边界的关键阈值,触发强陆气耦合过程,导致出现类似干旱区的高温、低湿、强辐射、高昼夜温差的非典型天气(定义为类干旱区天气)。(2)大尺度植被变绿产生的蒸腾水汽大部分会被陆地以降水形式回收利用,全球变绿导致全球水资源略有增加,但在干旱区和高海拔地区造林可能不利于地表水资源。

简介:

连旭,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2016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021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2021-2024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地球与环境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关注陆-气耦合过程,植被动态与气候变化,生态水文等方向。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 Reviews Earth & EnvironmentNature Climate ChangeNature Geoscience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4篇文章被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引用,并入选ESI 1%高被引论文。个人入选科睿唯安发布的2024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以及斯坦福大学发布的2024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