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杰研究员接受《新闻联播》采访 解读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
12月23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专题新闻,我所樊杰研究员接受采访,就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解读。他表示:“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今年更精准的降碳政策,包括绿色低碳和循环经济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有力促进了社会经济全面向低碳绿色转型,在高水平的保护基础上,促进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2023年,樊杰研究员先后四次接受央视《新闻联播》采访,解读国家生态文明相关政策。樊杰研究员长期从事综合人文地理学、区域可持续发展、空间规划领域的研究、教学、实践和咨询工作。研究成果在主体功能区、国土空间规划、承载力监测预警机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等多项国家重大规划和重大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得到集成应用,为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重要科技支撑。
[视频]【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 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https://tv.cctv.com/2023/12/23/VIDE8a9bKOafpoxNck4MS3dg231223.shtml
樊杰研究员接受采访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今年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以绿色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从西北沙漠到东海之滨,从高山峡谷到低地平原,一排排光伏板、一台台风机持续并网发电。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4.5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超过50%,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
在这张今年可再生能源消纳利用情况的地图上,利用率排名前五的分别是四川、青海、云南、甘肃、湖南。而当我们梳理今年全国产业转移数据会发现,四川的动力电池、甘肃的数据中心、湖南的电子信息产业,一个个高端制造和高技术产业都加速向这些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地区转移。以绿色发展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今年7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时隔5年再次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今年以来,从山水林田湖草沙的治理,到长江、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推进,总书记反复强调绿色发展是必由之路,指出,要立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一系列政策相应落地,不断提升我国绿色发展水平。
今年,我国高水平保护不断迈上新台阶。确立“三区四带”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明确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总体布局,划定并发布全国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当前,我国“山水工程”已累计完成治理面积8000万亩,整治修复海岸线2000公里,修复滨海湿地60万亩,推出森林碳汇、竹林碳汇、海洋碳汇等一系列新业态。
在河北石家庄,当地围绕着滹沱河上中下游不同的功能和优势,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
今年,绿色发展政策更加精准有力。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的这个产业园里,临近年底,五个新能源项目同时开工建设。今年园区引进的企业数达到了去年的两倍。
园区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因为当前国家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期间试行了一项新政策,只要企业用的是绿电,没有碳排放,就不再计入能耗考核里。今年,园区使用绿电的比例达到了50%左右,也就省下了一半的能耗空间,引进了更多的新项目。而在整个鄂尔多斯,今年以来,制造业投资增长了140%,但碳排放却不增反降。
目前,我国已建成1491家绿色工厂、104家绿色工业园区、205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绿色生产方式不断完善。
今年,绿色生活方式加速形成。截至9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1821万辆,占全球的一半以上。目前,我国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比例已超过90%。在深圳福田,正在全域化推进公共机构节能改造。包括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美术馆等129个公共机构项目的建设稳步推进,逐步变为近零碳城市。
如今的中国,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不断厚植,正朝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加速迈进。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