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标生境”技术助力特色农产品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磐石分会顺利召开

由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区域办公室和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联合举办的“一国一品”系列活动:“地标生境(GIES)”技术助力特色农产品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磐石分会于2024年9月15日在中国吉林磐石顺利召开。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一国一品”倡议秘书处、部分亚太地区国家“一国一品”倡议负责人、国际科学数据技术委员会(CODATA)和世界数据系统(WDS)等国际组织的代表、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吉林大学等单位的代表、磐石市及乡镇相关负责人、地标生境案例区负责人、村民等共同参加了会议。

磐石市市委、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员介绍,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吉林大学等单位的多位专家学者利用地标生境技术方法,坚持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与磐石携手共同打造了兰家村大米、千塘稻、千塘鱼、锦绣海棠、大榛子5个“千塘磐石”系列优质地理产品案例,形成山水林田案例集群,相关成果入选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区域“一国一品”知识共享平台“好实践”案例,为磐石农业发展注入强劲的科技动力。(链接: https://www.fao.org/one-country-one-priority-product/asia-pacific/good-practices/detail/geographical-indications-for-environment-sustainability/en地标生境工作为磐石打开了农业绿色发展的大门,连续两年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全省排名第一,先后获评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县、休闲农业示范县、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

与会人员到牛心镇兰家村参观了“兰家村大米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案例”种植区,观看了田间生境观测站及实时监测数据。据村民李宗斌介绍,兰家村大米案例的实施,使村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村里新修了通往县城的水泥路,很多农田列为高标准农田,农业配套设施得到了完善,特别是水稻的收购价格增加了三分之一,兰家村大米的售价提高了3倍,盈利部分还可以给老百姓分红。

在宝山乡北锅盔村,与会代表们参观了锦绣海棠果园、品鉴了“千塘磐石”系列产品,召开了“千塘磐石”现场座谈会。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地理标志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磐石千塘鱼案例首席科学家刘闯研究员主持了现场座谈会。代表们与村民进行了热烈的交谈“千塘磐石”产品经营企业代表高振龙介绍说,“首届中科年货节以来,磐石千塘鱼连续获得好评,获评“最受欢迎优质地理产品”(2022年)殊荣,这为企业经营增添了动力,也增加了未来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希望,我们将努力保护好生态环境,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健康、环保的安全食品。”

会议期间,联合国粮农组织(罗马总部)“一国一品”秘书处的项目经理姜上川博士认为,磐石多样性的地标生境案例对特色农产品绿色发展提供了很多的成功经验。政府的大力支持,为这些特色农产品提供有利的政策和基础设施环境;而科学家则提供了很好的科学与技术方法的支撑;当地企业、农民积极应用地标生境技术,结合本地优良的地理生态环境,打造了一系列特色农产品品牌。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区域办公室的营养及粮食系统官员罗斯美·卡法(Rosemary Kafa)认为本次活动非常重要,能够亲身体验并听取磐石地标生境案例经验,了解如何应用地标生境来提升并保持农产品质量、增加市场价值,让她获益匪浅。粮农组织驻越南代表处的“一国一品”负责人阮双河(Nguyen Song Ha)认为,中国的农业非常发达,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这里的农民不仅能够从内部依靠自身优势,而且还努力从外部汲取资源。他认为磐石取得的成功,政府、农民以及农业科技的应用是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同时,中国人民,尤其是政府,在文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也真正解释了为什么这里的公众和个人致力于为公共利益而努力。

地标生境通过开放科学及大数据等科技创新,将消费者、生产者和优质产地环境无缝链接起来,形成可溯源、可视化、可实时监控的闭环。它不仅有效提升消费者对高品质、高营养的特色农产品的认知度和信心,提高农民提升质量、持续保护环境的内动力,也使农民赖以生存的青山绿水化作金山银山变成可能。联合国粮农组织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积极分享地标生境在不同农业地理生境下对不同特色农产品的应用的成功经验,促进农业、生态、营养与科技融合,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在本地区的推广应用,帮助各国特色农产品生产者“种出好东西,加工出好产品,卖出好价钱,保护好环境”,为推动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四个更好”目标贡献力量。


1 参会人员在中国吉林省磐石市牛心镇兰家村考察

2 参会人员在磐石市宝山乡北锅盔村考察

3 参会人员在磐石市宝山乡北锅盔村与村民进行座谈交流



(图片©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版权所有)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