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2025年学术委员会会议在京召开
2025年3月31日,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2025年学术委员会会议在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A316召开。本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杨元喜院士、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潘德炉院士、副主任委员龚健雅院士、副主任委员周成虎院士以及学术委员会委员王桥、叶嘉安、林惠民、陈骏、蒋兴伟、成秋明共6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苏奋振研究员出席会议。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所长孙福宝研究员、科技部六司五处李强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贾异主管、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潘韬处长、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局汤青副处长、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副所长江东研究员、原副所长高星研究员、科研处处长吕爱锋研究员,以及实验室全体职工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由实验室主任苏奋振主持。首先,孙福宝致欢迎辞;随后,李强、潘韬、汤青分别致辞。报告环节由潘德炉主持,苏奋振从“战略定位和建设目标”、“五年任务与预期目标”、“2024年科研进展与成效”、“2025年重点工作及目标”四个方面汇报了2024年度实验室工作进展。实验室秦军研究员、黄元元研究员、王江浩研究员分别作了题为“地学遥感智能分析实践”、“全球土壤无机碳库储量、分布及脆弱性”和“数据-模型驱动地理智能系统专项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随后,裴韬研究员介绍了2024年度实验室开放基金申请情况,学术委员会委员对其进行评审投票。
与会专家对实验室2024年度的卓越成绩及重组建设给予高度认可与充分肯定,学术委员会委员围绕实验室工作深入研讨,针对实验室的新理论发展、新方法创新、新技术应用以及交流合作机制等核心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潘德炉在团队队伍建设、重大任务完成、前沿成果产出、科研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总结,并就实验室的良好开局提出新期待新要求。杨元喜从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团队建设等层面作系统性总结。杨院士指出,实验室肩负着光辉历史使命,应紧密围绕国家发展与安全的战略需求,开展重大应用及基础研究工作,积极推动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创新性变革,引领全球地理空间智能领域的赓续发展。
会议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