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地理资源所”)于1999年9月经中国科学院批准,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前身是1940年成立的中国地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1956年成立)整合而成。
地理资源所的定位是:以解决关系国家全局和制约长远发展的资源环境领域的重大公益性科技问题为着力点,以持续提升研究所自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主线,建设成为服务、引领和支撑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研究战略科技力量。
发展目标是:成为在我国陆地表层过程、区域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安全、生态系统及地理信息系统核心科学与技术研究中起引领作用的综合研究机构,成为国家区域发展、资源利用、环境整治和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思想库、人才库,成为国际地理科学、资源科学和生态建设领域的著名综合性研究机构。
2023年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中国科学院全院上下认真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对我院提出的“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目标要求,聚焦主责主业,狠抓工作落实。在院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所领导班子团结一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带领全所职工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对科技创新提出的新部署新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持续强化自身使命定位,结合研究所“十四五”创新发展任务,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强化研究所在国内资源环境研究机构中的领先发展优势。
地理资源所科研系统由7个实验室(包括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院重点实验室、1个院工程实验室和1个所重点实验室)和3个台站组成,分别是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院重点实验室、院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工程实验室、资源利用与环境修复所重点实验室、禹城综合试验站、拉萨高原生态综合试验站、千烟洲生态试验站。
地理资源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现设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地理学(含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资源学4个二级学科)、生态学;设有环境科学和区域经济学2个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设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资源学、气象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和区域经济学8个学术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和农业管理(农业硕士)、农业工程信息技术(农业硕士)、资源与环境(工程硕士)3个专业硕士培养点。设有地理学、生态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截至2023年底,地理资源所共有在编职工647人,包括“两院”院士10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4人,欧洲科学院院士1人,研究员及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91人,副研究员及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03人。现有在读研究生1155人(博士生732人、硕士生345人,其中外国留学生37人),在站博士后171人。
2023年,地理资源所新争取各类项目582项,其中新争取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项目10项、课题29项;作为依托单位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1项(其中,面上38项,青年36项,优青2项,重大项目课题1项,重点基金4项,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2项,组织间国际合作研究项目3项)。本年度在研的重大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项目30项、课题87项;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任务2项、专题13项;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3项、课题19项;基金重点项目18项,重大项目1项、课题7项,杰青4项,优青11项,创新群体2项;院先导专项项目7项,课题34项;院重点部署项目3项;合同额大于500万元的地方/企业委托/其他横向等项目32项。
2023年,共获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社会科技奖励13项。其中,地理资源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省部级二等奖2项,作为第二完成单位获省部级二等奖1项,作为第三完成单位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
2023年,地理资源所发表论文2882篇,其中SCI/SSCI 2046篇;出版著作(地图集)50部,完成各类规划5项、标准12项,获各类授权专利240件,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91件;21份咨询报告与建议得到国家采用,其中4份得到国家领导人批示。
地理资源所科技基础能力板块由野外观测研究平台、室内测试分析平台、数据与计算平台和科学信息传播平台四部分构成,为研究所抢占科技制高点核心任务提供条件保障。
野外观测研究平台包括4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山东禹城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藏拉萨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江西千烟洲红壤丘陵地球关键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藏那曲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和5个所级台站(定兴生态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衡阳农田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林芝自然灾害风险防控与工程安全研究中心、兴安岭地球关键带与地表通量观测站、齐齐哈尔农业综合试验站),建成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中国物候观测网(CPON)、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3个国家级研究网络。
室内测试分析平台即所公共技术中心,现有仪器设备243台(套/件),设备原值2.1亿元。分析测试能力已通过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检测指标覆盖水质、土壤、植物、沉积物、大气、岩石等6大类检测领域91项指标。可开展生态系统生源要素分析、水土气生岩环境介质生命必需元素和有毒有害物质分析、污染介质痕量重金属及其形态分析、传统和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分析、有机废弃物VOCs分析、水土物理过程模拟、地貌测量及微观结构形体分析、树轮分析和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等多类科研实验。支撑所内研究任务的同时,为所外数十个科研院所和高校提供分析测试和技术咨询服务。
数据与计算平台包括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和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两个国家级数据中心。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构建了首套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标准体系,建成了涵盖5大圈层、20个二级学科、多个国际数据库镜像的科学数据库群,研发了“数据-计算-模型”一体化知识服务系统,利用大数据挖掘关键技术服务于多项国家战略需求;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构建了国家生态野外站标准框架体系,建成了以生态系统观测研究数据为核心的“长期联网观测-专项观测-科学研究”数据资源和产品体系,开发了“采集-传输-管理-分析-共享服务”一体化的生态网络云平台,发展了自主知识产权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模型,引领和支撑国家生态野外站的科研信息化和数据集成应用。
科学信息传播平台由3个国家级学会、12本学术期刊和3本科普杂志构成。地理资源所是中国地理学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和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挂靠单位。主办的刊物包括《地理学报》《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地理研究》《地理科学进展》《自然资源学报》《资源科学》《地球信息科学学报》《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全球变化数据仓储电子杂志(中英文)》《中国生态旅游》《Area Development and Policy》等12种学术期刊,以及《中国国家地理》《博物》和《中华遗产》3种科普杂志。其中,《地理学报》影响因子连续多年全国第一,《中国国家地理》全国科普杂志发行量第一,引领的地理资源期刊集群平台已形成规模效应。
202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