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介绍

王伟

  男,1972年出生,河北涿州人,博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地质灾害与信息技术领域研究。主持或参与国家863项目子课题、973项目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发表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学术论文20余篇,软件著作权登记21项。

教育经历

  1993年09月-1997年07月就读于东华理工大学应用地球物理专业,获学士学位;

  2002年09月-2005年07月就读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获硕士学位;

  2005年09月-2008年06月就读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构造地质学,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7年07月-2002年08月,东方地球物理公司任地球物理师;

  2008年07月-2010年07月,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

  2010年07月-2010年06月,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做博士后;

  2012年06月-2016年11月,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

  2016年12月-至今,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任副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

  自然灾害GIS、工程及煤田地质灾害研究、信息技术方法及应用研究 。

近期主要研究工作

  以地理所特色研究方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十三五规划作为主要指导,开展研究方向: 1)地理信息科学和多学科交叉-陆表关键过程与灾害过程研究;2)开展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地表及地下空间数据模型与资源承载力研究,利用时空数据挖掘、物理力学分析等手段,研究地表与地下时空动态模拟,建立时空预警模型;3)矿山及煤田地质灾害研究:包括矿山及煤田等区域内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灾害类型、分布、规模,对矿山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评估,分析评价矿山建设和运营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可能诱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作出预测及综合评估,提出应采取的防治措施和进行场地适宜性评价,为矿山建设项目的规范和决策提供依据;4)地震灾害研究:主要包括地震前后的断层动力学过程和发震层的结构演化所造成的地表,特别是断裂带附近造成了强烈的变形和破坏,结合GPS等形变资料和应力测量资料,确定地震波速度的变化机制,评估震后地质灾害风险与环境评价等。

主要科研成果

  在散射成像方法研究中,应用散射波理论,对地下异常体成像,有利于解决勘探目标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倾角较陡或岩性突变,反射信号较弱,信噪比低时,成像模糊等问题,该方法在金属矿深浅部地震勘探、海上石油勘探、陆地石油勘及煤层气探领域应用中获得良好效果。

  在各向异性研究中,根据惠更斯―菲涅尔原理,转换波是散射波的一种特例。转换波旅行时方程是包含下行纵波与上行横波波速的双平方根方程,引入等效偏移距和等效速度后,转化为单平方根方程,由此可以避开纵波影响的转换波共散射点道集的形成。该方法改进了转换波共散射点道集的形成方法。

  在槽波信号研究中,应用槽波特性(传播距离远、能量强、波场特征明显、频散)探明工作面内小构造、异常体、煤层厚度变化等地质问题,对煤矿的开采计划、储量估计、危害评价、以及矿水管理等提供合理参考数据.发展了反射槽波椭圆偏移技术,增加了对输入波场倾斜因子与球面扩散因子的校正,使得成像效果更好。发展了透射频散分析方法,对多次滤波振幅在局部归一化,使得频散曲线更清晰,易于拾取速度与理论到时。

  在地壳结构研究中主要应用接收函数H-K扫描方法、CCP叠加成像方法、转换函数波形反演方法获得青藏高原中部莫霍面形态及壳内精细S波速度结构,为青藏高原隆升及演化提供了新的地球物理证据。

主要研究项目

  1) 国家973课题项目“汶川地震发生机理及其大区动力环境研究” (2008CB425700)子课题全球深部地球物理场及其非对称的动力作用与汶川地震的关系(2008CB425704),主要研究人员。

  2) 科技部“十一五”项目深层油气成藏规律、关键技术及目标预测”课题中任务-井约束波阻抗及参数反演技术(2008ZX05008-006-032),主要研究人员。

  3) 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煤矿灾害事件与地震槽波波场特征示范研究—煤层厚度变异与断裂构造和采空区探测(41130419)”,子课题负责人。

  4) 博士后科学基金“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和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地壳结构研究”(2012M510533),项目负责人。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和班公湖-怒江缝合带附近深部结构研究 (41240027)”,项目负责人。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小尺度煤田陷落柱精细探测研究(41641040)”项目负责人。

代表性学术论文

  1) Wang W, Yin J J , Liu X W, et al. Equivalent offset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2007,50(6):1580-1587.

  2) Wang W, Gao X, Li Y Y, et al . Crustal velocity structure of S wave beneath Tibetan Plateau with transform function method-Hi CLIMB profile[J].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 2011,54(11):766-776.

  3) Wang W, Gao X, Li S Y. et al. Channel wave tomography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oal mine exploration :An example from Henan Yi ma Mining Area[J].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2012,55(3):1054-1062.

  4) Wei wang, Yun Wang, Junjie Yin, Xing Gao. Error Analysis of the Converted Wave Deduced by Equivalent Velocity Assumption. Exploration Geophysics, http://dx.doi.org/10.1071/EG11039

  5) Zhi Guo, Xing Gao, Wei Wang and Zhenxing Yao.Upper- and mid-crustal radial anisotropy beneath the central Himalaya and southern Tibet from seismic ambient noise tomography[J]. Geophys. J. Int. 2012,189:1169-1182. doi: 10.1111/j.1365-246X.2012.05425.x.

  6) 曹志勇,王伟*,王赟.煤层陷落柱散射波数值模拟与成像[J].地球物理学报.2012,55(5):1749-1756

  7) Yun Wang, Wei wang*, Junjie Yin. A Modified EOM method for PS-wave migration .Exploration Geophysics, http://dx.doi.org/ 10.1071/EG11019

  8) Junmeng Zhao, Xiaohui Yuan, Hongbing Liu, Prakash Kumar, Shunping Peia, Rainer Kind, Zhongjie Zhang,Jiwen Teng,Lin Ding, Xing Gao, Qiang Xu, and Wei Wang.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Indian and Asian tectonic plates below Tibet. PNAS. Doi: www.pnas.org/cgi/doi/10.1073/pnas. 1001921107.

  9) 尹军杰,邢春颖,王伟.低信噪比地震数据散射成像方法及应用[J].煤炭学报,2010, 35(12):2064-2067.

  10)伍宇明, 兰恒星, 高星, 王伟*, 陈俊辉, 郝召兵.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olume density of cracks and acoustic properties of the shale core samples from Fulin.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2016,59(10): 891-3900,doi:10.6038/cjg20161032.

  11) Wei Wang,Lei Shi and Xing Gao. Research of LANCANG River Basin Data Information Sharing System Based on Metadata and Datased Management. Journal of INDUSTRIAL and Intelligent Information,2013,V1(1):59-62. ,doi:10.12720/jiii.1.1.59-62

  12) WANG Wei,XUE Guoqiang,CUI Huanyu,GAO Xing,TENG Jiwen. Channel wave tomographic imaging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in detection of collapse column in coal.Advances in Engineering Research.2016,41,149-152. doi:10.2991/iceeg-16.2016.41

  13)琚长辉,王伟*,王祥春,高星. 基于波场分离的接收函数正演及偏移.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5,30(6):2676-2682,doi:10.6038/pg20150627.

  14) 查欣洁,王伟*,高星. 拟VSP与克希霍夫偏移法在隧道超前预报中的应用[J]. 物探与化探,2016,40(1):214-219. http://doi.org/10.11720/wtyht.2016.1.38.

研究生招生与培养 

  招生专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招生方向:地理信息系统与自然灾害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北京市安定门外大屯路甲11号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邮    编: 100101

  办公电话: 010-6488 9049

  E–mail: wang_wei@lreis.ac.cn  ; wangwei@igsnrr.ac.cn

更新日期:2017年6月13日